點擊關注

 

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發生了啥,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 
就是奢侈品品牌Prada,包下了上海的一個菜市場做快閃。
 
門頭包上了大大的Prada花紋和logo,攤位上,各種菜品,也都裹上了Prada的外衣。當你花20塊錢買菜,就可以得到Prada2021秋冬花紋手提紙袋。
 
 
一瞬間,一家普普通通的菜市場,化身潮流打卡地。衣著光鮮的年輕人蜂擁而至,上演著一幕幕“買櫝還珠”——
 
雖然吧,網上那破紙袋賣還不到20,但是潮流人怎么能錯過網紅打卡呢?紙袋重要嗎?重要也不重要——畢竟拍照打卡,逼格上升之后,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 
 
畢竟那漏水出租屋沒有廚房,所以裝完B只能扔掉扔掉。
 
Prada要是在門口再搞個“捐菜箱”就好了,既滿足年輕人打卡欲望,又能把回收的菜捐給需要的人做個善事。遇到如今的輿論危機,還能假裝是一場諷刺的行為藝術,簡直一箭三雕。
 
不過,說起諷刺,那就不得不提前段時間那個央美“名媛”了。
 
一樣的行為藝術,她告訴我們——一分錢不花,但只要名媛裝的好,就能在北京蹭吃蹭喝蹭睡生活21天
 
喝香檳吃高級點心,營業員還為她試戴千萬手鐲、60萬的戒指,甚至還有飛來的艷遇,纏著她說富婆我不想努力了......
 
就是這么荒誕。
 
其實單看一條新聞沒什么,可當把這兩則新聞放到一起,或許,Prada門口那群“菜媛”們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——
 
我們當然可以吐槽她們的裝,但內核卻不在個人身上。
 
甭管名媛、佛媛、菜媛,甭管是驢是馬還是Prada,一切浮華存在的背后更深層次的現實就是:我們本就生活在一個高度符號化的世界。
 
人與人之間大多沒時間深度了解,大眾多是膚淺的視覺動物,你身上的符號一定意義上,就是他人眼中的你——它確實能讓你被區別對待。
 

 

比如,我一個做業務的朋友,自從換了輛奔馳后,明顯感覺談業務的成功率以及客戶的客氣值變高了。
 
比如,我打扮前和打扮后進奢侈品店,明顯感覺到導購的態度天壤之別。
 
比如,一個千萬粉絲的大V和一個10萬粉絲的博主,年齡、職業相同,但在飯局上的被關注度完全不同。
 
等等等等,我覺得我不需要為大家舉更多的例子,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或者見過類似的“區別對待”。
 
所以今天我們吐槽消費陷阱,說膚淺拜金,罵虛假人設當然沒錯,但我覺得就是個理想化的譴責罷了。
 
現實世界,又有多少人能擺脫符號的綁架呢?
 
我覺得很難。大多數人對外展示的形象,往往都超出了自己工資的幾倍。
 
因為所有的消費主義、人設,最終服務的是啥?
 
我覺得就是“尊重”和“獲利”。
 
人都渴望被尊重,人也都渴望能站著輕松獲利。
 
而現實世界,這些虛無浮夸的“符號”,確實能輕松為你帶來尊重和利益。那又有多少人能說“不”呢?
 
這或許才是真正的悲哀。
 
其實我覺得人很多時候都是矛盾的。
 
比如在網上大罵著這些虛假裝X人士的,現實生活中或許也逃脫不了符號的綁架。但是我相信的是,所有人內心都是渴望理想化世界出現的。
 
當初流浪大師沈巍能火,就是最好的佐證。
 
他為啥能被大眾推崇?
 
我覺得就是他身上自帶的“矛盾”,以及他身上的“理想化”。
 
人們都渴望世上人能透過外表看內涵,能因為內涵而忽略外貌。
 
但是他能火也恰恰證明了“稀少”——現實中在網上蹦跶的學者多數都是裝得像學者的二流子,而真正的大家,泯然于眾人。
 

 

所以,當初當眾多自媒體大喊著“救救沈巍”時,我只想吐槽一句“你可別往臉上貼金了!”
 
到底誰救誰啊?
 
我們覺得沈巍可憐,覺得那些貧苦老學究可憐,可他們或許覺得每天絞盡腦汁裝X,還反過來可憐他的人才可憐吧?
 
說到最后,其實我覺得沒必要指著鼻子罵。
 
因為我感覺這背后就是一個人成長的變化。
 
現在為了一個破紙袋把菜丟了的人,再過個20年,或許就會像大媽一樣留下菜扔掉紙袋。
 
芹菜永遠都只是芹菜,并不會因為被Prada包裹,就能變成牛肉。
 
紙袋也終究是紙袋,并不會因為印了Prada,就會被當成珍寶,世代流傳。
 
隨著時間推移,閱歷增長,就會發現浮華的歸宿是虛無。
 
生活最終還是歸于生活,時間會讓人變得平和。
 
到底什么才最有用、最重要,或許必須要經歷了一番浮華后,才能知道。
 

 

 

今日特別推薦關注

 
 
 

 

 


【專家講評】 大叔好心投喂小浣熊,不料晚上,這家伙帶著全家人來了【名家評論】 女子省事跨圍欄,孩子卡脖險喪命!當媽的,你可長點心吧【專家講評】 【科普在線】預防愛滋病宣傳知識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“菜媛”的大腿和欲望
    全站熱搜

    s7g2e6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